科研的意义在于____?(研一版)

前言

说来神奇,最早的接触科研这个概念是从一部网文开始。高中读过一部网络小说,《重生之神级学霸》。虽然只是读个爽文消遣消遣,但是从中也知道了一些,噢,原来有个东西叫SCI,似乎很难很厉害的样子。

高考失利,考到一个远不如心中预期的大学。从没想过复读,复读对当时的我来说太痛苦了,不愿意再为了一个考试付出这么多这么多的努力,心里只想着一件事,去上大学吧,上了大学就能早一年有更多的选择,早一年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。

后来,年少心气高傲的我来到这个学校,调剂到一个不算喜欢的专业,心里总是憋着一股劲的。报计算机给我调剂到自动化去了,那我就要转专业回计算机,发SCI看起来这么厉害,那我就要发SCI。

第一次亲密接触

大一暑假的时候得知某个老师的科研小组需要人手,就去报名了,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投入时间去学深度学习,学Mxnet Pytorch,学怎么搭模型改模型调参。那时候的我知道什么是科研吗?当然不知道了,就是感觉,哇,这件事好像很厉害,大家都很认可,那就投入精力去做吧。

其他人上课的时候,我在写代码跑实验。其他人放假的时候,我在写代码跑实验。其他人打游戏的时候,我在写代码跑实验。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,也收获了很好的成果。一帆风顺自然会扭曲一些认知,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让自己觉得,真的自己就这么厉害?可能我就适合科研吧。

科研到底是什么呢?没想过。做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?没想过。发顶刊顶会能带来什么?整个学术界的体系是怎么运行的?没想过。什么都没想过。只是因为一帆风顺,就走了下去。

雾里看花

时间一晃到了大四,也把思维从代码和实验中抽离出来,开始思考更多的,所谓的意义。我从来就是一个意义驱动的人。当外界的刺激退却,SCI的神秘感祛魅,我开始怀疑我们这种所谓的科研的意义。从论文上来说,很多人做的事情的什么呢,紧跟大佬们的学术方向,一有什么最新的框架或者算法被提出,稍作修改或者A+B移植到某个场景中,想方设法提升精度,一篇论文就成了。从外界回报来说,读博,找教职都是要求你想方设法发更多的顶会顶刊。

一头头小牛牛被流水线的送去检查KPI,噢,你有3篇顶会,恭喜你,可以继续生存下去。咦,你怎么才一篇?不好意思,拉下去宰了。

我是一个什么人?我是一个意义感驱动的人。我像创作有价值的东西,能影响他人的东西,能被真正用到的东西。而现在的我仿佛陷入了这个怪圈,首要任务是产出论文。意义?意义不重要,大家都这么干,有论文才能生存下去。

拔剑四顾

研一入学的时候,我跟老师说,我的目标就是多发顶会顶刊。但是当我陷入这个思考,这个冲突的时候,痛苦,焦虑,迷茫。是的,这个体系就是这样运转的,为了读更好的博,去更好的地方做研究,提升自己的身价——论文的质量是衡量你的唯一标准。一个博士硕士的价值,被异化得淋漓尽致。

但是当我开始怀疑做这些事的意义的时候,我就开始怀疑自己,怀疑一切。为了这个单一的评价指标,每天待在办公室花上大量时间,甚至偶尔通宵,想方设法去发论文——不管有没有意义。这些工作能对哪些人有帮助吗?能帮助工业界的某个产品变得更好吗?还是说只是维持这个体系运转的耗材。

前几天参加了一个线下小团建,我对一群即将毕业的博士师兄提出了这个疑问。可能这是个有共鸣的话题,很多人都陷入过这个怪圈。有个博士师兄说,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存,在学术圈顶会顶刊的数量就是生存的基础,在解决的生存的前提下,再去考虑所谓的意义。老师回答的是,现在90%以上的科研工作都是低创造性的重复性工作,但只要你的论文中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,那10%的巨大创造性工作可能就建立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工作之上。

总而言之,我还是无法将自己从这个意义感的怪圈中抽离出来。当然可以用那些宏观的故事,来讲述科研的意义,但是对个人而言,就是一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状态。我知道求助于任何人都是没有用的,只有理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被什么所驱动,才能不陷入这种迷茫的怪圈。